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创办于1983年,是重点技工学校。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04年划归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易名为广东省南方高级技工学校,2007年升为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学校自创办以来,先后被评为省、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单位、省文明校园、市文明单位、园林单位。
佛山校区简介: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佛山校区是学院高层领导根据珠三角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而设立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一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佛山校区:按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校园内占地480亩,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按标准的大学校园建设,办学条件优越,设施齐备,建有学生数字化公寓,内设独立洗浴间、独立厕所、独立阳台,并配有行李箱、个人书桌、电话、宽带网、直饮水机;拥有图书馆、阅览室、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等完善配套设施。校园绿树成阴,环境幽雅,是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理想学府,放飞梦想的家园。
学院根据广佛地区以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现代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市场需求,设立有汽车工程、机电工程、经济管理、计算机工程、服装设计和环境保护等6大系别28个专业。现有200多个教学班,8000余名在校学生,200余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技师、高级技师教师占98,双师型教师86人,学院具有全国教师、省教师、市名教师13人,教师获各类荣誉500多人次。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教学质量、教研创新和育人效果提供了可靠保障。
学院秉承“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知行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紧紧围绕广东及华南地区优先发展的汽车产业、现代制造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立有汽车工程、机电工程、经济管理、计算机工程、服装设计和环境保护等6大系别共28个专业。学院坚持“就业才是硬道理”的原则,与丰田公司、通用公司、北京现代、上海永达、浙江元通等200多家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实施“订单式”培养,形成了广泛稳定的就业渠道,毕业生供不应求,被誉为“技能人才的黄埔,专业技师的摇篮”。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学校注重培育高雅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层次,打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校风。汲取中华文化精髓,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校园生活,展现和培养学生多才多艺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每年举行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出了非凡的组织才能和超乎寻常的创造力。这些活动已成为同学们陶冶情操、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的重要平台,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择南方技师学院十大理由
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根据广佛地区以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现代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市场需求,设立有汽车工程、机电工程、经济管理、计算机工程、服装设计和环境保护等6大系别28个专业。现有200多个教学班,8000余名在校学生,200余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技师、高级技师教师占98,双师型教师86人,学院具有全国教师、省教师、市名教师13人,教师获各类荣誉500多人次。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教学质量、教研创新和育人效果提供了可靠保障。
学院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知行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与丰田公司、通用公司、北京现代、上海永达、浙江元通等200多家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实施“订单式”培养,形成了广泛稳定的就业渠道,毕业生供不应求,被誉为“技能人才的黄埔,专业技师的摇篮”。学校积极开展“智力扶贫工程”,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采取各种学杂费减免措施;设立了多种类型的勤工助学岗位;设立了奖学金,用于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品学兼优的学生。
1.雄厚的师资力量
南方技师学院200余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技师、高级技师教师占98,双师型教师86人,学院具有全国教师、省教师、市名教师13人,教师获各类荣誉500多人次。高水平教师数量在省属职业院校中位居前列。全国教师、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功勋教师,一大批学识广博、技艺的名师,他们亲近学生,循循善诱,以光风霁月的人格言传身教,使学子如沐春风,如鱼得水。
2.较强的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30个专业,全日制在校高技班学生6000多人,技师班学生2000余人。开设有汽车工程、机电工程、经济管理、信息工程、艺术与教育和环境工程等6个系部。建有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拥有5个高级技师考核点、26个技师考核点和30个高级工考核点,是全省著名的技师人才培养基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设在我校,是全省高技能紧缺人才培训的主要基地,形成了以汽车,机电工程为重点专业,辅以管理、艺术、环保为主干专业群,技能教育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学校拥有3个省属职业院校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15个校级重点发展专业,1个省部共建实训室。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控制自动化和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五个专业为技师试陪点,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多元专业设置和较强专业技术实力,使所有的学子都能在南方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尽情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3.丰硕的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我校共承担了各类省市级以上项目600余项,其中省市科学技术重点项目23项,科研经费达到200万元。国家基金项目的数量在全国省属职业院校中连续两年处在前5位。
近五年来,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科学技术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C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处在全国省属职业院校的前列。据南京大学《2005—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影响力报告》,在全国引用率高的50所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中,我校位居第20名。应用性成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申报和获得国家专利的数量呈现出跨跃式发展态势,仅2008年就申报了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2项。
近五年来,学院获市级科研成果奖12项,其中劳动部门高校科学进步奖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成果奖3项,广东省课件制作成果奖一等奖2项。
4.科学的育人模式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南方坚持“自主?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大力革新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构建以教室、校园和企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三个课堂”联动,以立体式、多元化、开放性为特色的“三个平台”并举的“三?三制”育人模式,为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5年学校以成绩通过劳动部技师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项教师教育成果被评为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还拥有3个特色专业、1个教学团队和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省属职业院校中首批获得精品课程的学校之一。
5.良好的办学条件
选择南方,求学条件极为优越。近年来,学校先后实施三期校园扩建工程,加大基本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校区占地480亩,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2亿元,按标准的大学校园建设,办学条件优越,设施齐备,建有学生数字化公寓,内设独立洗浴间、独立厕所、独立阳台,并配有行李箱、个人书桌、电话、宽带网、直饮水机;拥有图书馆、阅览室、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等完善配套设施。拥有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实验室总面积11.9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52亿元,生均8000余元;拥有2200M出口、共25000多个信息点及50T数字资源的数字化校园。
6.优美的校园环境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南方技师学院坐落在江河秀绝、素有“广佛西部明珠”、“有为之乡”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丹灶镇中心,远离喧嚣的闹市区,与风景名胜有为故居相邻,与景色怡人的西樵山相伴,距省会广州仅半小时车程。校内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芳草似锦。古朴沧桑的红楼,气势磅礴的艺术群楼,波光潋滟的初阳湖,花香鸟语的叠翠园,以及散发着幽幽书香的郁林……
7.独特的校园文化
南方技师学院的求学生活是充实忙碌、诗情画意、激情昂扬的。面对着具有全国影响力并富有南方特色的“技能文化节”、“生存训练文化”、“社团创新文化”、“科学创新文化”、“服务学习文化”等品牌活动,面对着大学生电影节、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技术技能节、创业文化节、社会生存训炼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面对220多个学生社团,会员总数7000余人,面对学术讲座、学生课题申报、创业计划大赛、论文大赛等各类学术科技活动,每位学子都将拥有探求学术、陶冶情操、拓展能力、提升素质的机会和空间。
8.开放的办学体制
作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大职业教育基地之一,2006年以来,南方技师学院一直致力于技能教育国际合作和校企建设,与具有先进职业教育国家签订培养协议,互派教师,学生交流学习。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我院授课,担任专业顾问。几年来,先后与德国、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20所职业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要组织10余名教师学生赴国外学习。
9.自强的南方精神
从1983年到2010年,南方技师学院两迁校址,三度拆并,四易其名,几代人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终于在昔日的黄土地上发展成为一所花园式的现代化大学。曾经的荒凉、贫瘠,曾经的艰辛、奋斗,曾经的赤诚、奉献,汇聚成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与美,凝铸成一种博大、坚厚、深沉的黄土精魂,深深铭刻在一代代南方人的心中。在南方,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能,还将成就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
10.灿烂的学子前程
作为广东省职业技能教育的龙头、社会经济建设的基石,近年来,我校全面实施质量立校工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20000各级各类人才,涌现了科技部973计划首席工人、2002年度海外华人技能协会亚洲成就奖、2007年度广东省个人杰出成就奖得主杨学明,教育部“技能人才奖励计划”客座教授郁国梁、陈志敏等一大批技术精英;广东省10%高技能人才、在职特殊人才中的45%是我校校友。
学校证书样式:
学校与珠三角企业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就业无忧。学生就业后学校还会对学生进行跟踪服务,保障学生就业。